重要資訊

投資涉及風險。投資者不應僅憑本材料做出投資決定。投資者應仔細閱讀有關基金的銷售文件,以獲取進一步資料,包括當中所載之風險因素之全文。

中金碳期貨ETF (「子基金」):

  1. 一般投資風險:子基金的投資組合價值可能因以下任何主要風險因素而下降,因此閣下於子基金的投資可能蒙受損失。無法保證能償還本金。
  2. 碳排放配額市場風險:​​​​​​
  • 集中/單一商品風險:由於子基金的投資集中於當前年度12月到期的EUA期貨合約。這可能導致子基金(與擁有較分散投資或持有不同到期月份期貨合約的基金相比)有較大的集中風險及價格波动情況。子基金的價值可能較容易受影響EUA市場的負面經濟、政治、政策、外匯、流動性、稅務、法律或監管事件的影響。
  • 碳排放波動性影響:子基金投資於EUA期貨合約,EUA期貨合約的價值可能受碳排放價格影響,而碳排放價格可能大幅波動且可能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包括全球及當地的碳排放配額供求關係、歐盟排放交易體系(「歐盟排放交易體系」)對新行業的納入、全球或地區政治、經濟或金融事件及狀況、投資者對未來經濟活動及通脹比率的預期以及不同投資者的投資及交易活動。因此,子基金的資 產淨值可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
  • 能源行業風險:能源行業為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者,因此該行業活動對排放配額的供求起到重要影響。例如,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更大進步、能源使用效率提升及/或天氣異常溫暖可能導致該等配額的供應增加及/或需求減少,進而對子基金的資產淨值造成負面影響。
  • 「限額與交易」原則風險:歐盟排放交易體系依據「限額與交易」原則運行。對該體系覆蓋下的排放設施(或公司)可排放的若干溫室氣體總量設定最高限額,公司於此限額內買賣排放配額,而該限額逐年減少。儘管該限額逐年減少,但倘若該限額減少的幅度或水平不及市場預期,排放配額的價格及指數水平以及子基金的資產淨值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倘若溫室氣體排放公司將排放配額成本轉嫁給其消費者的手段有限,則該等公司的財務狀況或會惡化,對排放配額的需求可能會因此減少,從而對指數水平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對子基金的資產淨值造成負面影響。此外,相比於碳稅制度,「限額與交易」制度或會導致碳排放價格出現更大的波動,排放配額的分配可能大於或小於預期或需要,且無法保證EUA期貨合約市場可為參與人士(包括子基金)提供充足的流動性,以有效買賣EUA期貨合約,特別是在相關時期的排放配額分配不充分的情況下。由於歐盟排放交易體系推出時間相對較短,於或基於此類計劃的投資的風險可能高於更傳統市場的投資,而且表明該計劃將繼續存在的過往記錄較短。「限額與交易」制度的該等特徵可能會對子基金的資產淨值產生不利影響。

中金碳期貨ETF榮獲“第二屆中國基金業創新英華獎 · 海外基金產品創新獎”
2023-05-04

中金碳期貨ETF榮獲“第二屆中國基金業創新英華獎 · 海外基金產品創新獎”

《中國基金報》日前公佈了第二屆中國基金業創新英華獎獲獎情況。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金香港資管”)管理的中金碳期貨ETF(交易代碼:港元3060,人民幣83060,美元9060)榮獲“海外基金產品創新獎”獎項。

中金碳期貨ETF於2022年3月23日上市,由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是大中華市場的首只“碳期貨”交易所買賣基金。其目標為提供緊貼ICE EUA 碳期貨指數(額外回報)[1]表現的投資回報(未扣除費用和開支) 。中金碳期貨ETF的基金單位在香港聯交所買賣,具有每日流動性、透明度和便捷操作特性。

中金碳期貨ETF的投資標的是歐洲碳排放配額(EUA,European Union Allowance)中最有代表性、最活躍的ICE EUA期貨合約。每份EUA合約允許持有人排放1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可在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ETS)進行交易。

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成立於2005年,是全球最大最成熟的碳交易市場,亦是歐盟氣候政策的基石。在2021年總交易額為6830億歐元,占全球成交額的90%[2]。EUA價格是碳排放權作為新興資產類別的配置晴雨錶,更是全球碳中和政策進展的重要指標。

中金碳期貨ETF作為大中華市場的首只“碳期貨” 交易所買賣基金,具有廣泛影響力。一方面為國際投資者提供參與當今和未來世界主要公共事務的“外部性”定價的機會,另一方面滿足國際投資者對碳資產快速增長的需求,以更便捷及具成本效益的方式説明投資者參與碳排放市場,享受與其它資產相關性低的潛在投資收益。

 

 

[1] “額外回報”並不意味著中金碳期貨ETF表現的任何額外回報。ICE EUA 碳期貨指數只包含ICE EUA期貨合約,該等合約價格的走勢或會大幅偏離EUA的現貨價。中金碳期貨ETF並不尋求提供EUA現貨價的回報。

[2] 資料來源:Refinitiv,數據截止2022年1月。參見: https://www.refinitiv.com/content/dam/marketing/en_us/documents/gated/reports/carbon-market-year-in-review-2022.pdf

免責聲明及重要風險警告:

本網站及當中的頁面(以下統稱為「網站」)由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金香港資管」)製作及刊發,並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核。本網站僅供資料用途。本網站所包含的任何內容均不應構成投資意見或投資邀請,或依賴其行事。
本網站提供的信息來自中金香港資管認為可靠的來源,但中金香港資管並不保證有關信息的準確性,並且有關信息可能是不完整或簡略的。
本網站提及的基金獎項(如有)僅供參考,並不保證任何基金表現或中金香港資管的表現。
投資涉及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本金。過去表現數據並不代表未來業績。投資者不應單憑本網站作出投資決定。投資者應仔細參閱適用的銷售文件,以了解進一步詳情,包括風險因素。
投資者如對本網站內容或其所提及的基金(包括其銷售文件)有任何疑問,應諮詢其獨立專業顧問。
本網站如有提及任何基金產品,請參閱有關產品的銷售文件以獲悉有關指數供應商(如有)的詳情(包括任何相關免責聲明)。